第(3/3)页 三天治疗效果佳,就能快速控制住。 只要不反复,病人康复的概率大于百分之八十。 陶昌翰经过三天的治疗,用上了广谱抗生素,感染指标下降、神志越来越清晰,影像科发来的胸片也提示肺炎有了改善。 但问题就出现,接下去的五六天,随着老人所有指标都在明显好转,所有人都等着他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之际,陶昌翰开始反复发热! 一检查,肺炎并没有加重,而且对比之前的依旧在好转。 另外,病人烧的不算高,也就37.9~38.3之间。 但,这个温度对一个躺在icu、插着气管的老人来说,是致命的。 陶昌翰的精神肉眼可见地萎靡了下去,尽管各种指标都在报喜,但病人的实际表现不容乐观。 江主任颇为头疼地开口:“这几天我们也用了退烧药。 这发热也是奇怪。 用了药,立刻就降下去了,病人的精气神马上就回来。 一停药,温度又窜上去,病人神志开始模模糊糊。” 管床医生说道:“第四天的时候我们都打算给他脱机了,结果开始发热,呼吸指标又下去了,我只能赶紧重新连上。” “体格检查呢?” “都查过了,胸腹部、下肢、中枢神经,还有泌尿系统、皮肤、瞳孔、颜面部等,都没有发现异常。” icu这边和其他科室不一样。 比如呼吸科那边,一个医生管十几个病人,晚上值班,一个病区只有一两个护士。 重症监护不同,拿临海一院来说,icu医生与床位比是0.8:1。 假设有十张病床,十个病人,那么至少得有八个医生,基本上医生和病人数量是匹配的,一比一特护。 因此,icu医生对病人的了解往往更加详细,病历更是倒背如流。 “嗯。” 许秋点点头。 来到病房后,他又重新进行了一次检查。 的确如管床医生所说,肉眼能看到的地方,和检查能摸到的地方,都没有值得关注的异常表现。 像什么脊柱弯曲度增加、椎间盘萎缩等,都属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病变,俗称年纪大了,没什么诊断意义。 “问题在哪……”许秋扫过插着管子的老人,思索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