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文奎叹口气,“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 边上几名大学士坐着,正在帮他这位皇太子把奏折整理分类。 “通政司那边.....还有南书房那边.....”朱文奎苦笑道,“孤记得,他们给父皇的奏折都是经过筛选的,一些鸡毛蒜皮的问安折之类的都放在后面.....”说着,揉揉胳膊,“一会要跟王伯说一声,事有轻重缓急,这么看下去要看到什么时候?” “殿下!”左詹士翰林学士黄观正色道,“难道您不明白,这是庄亲王故意的在让您锻炼心性吗?” 闻言,朱文奎似乎有所醒悟,停住手中的笔。 “您跟皇上不一样,皇上是从洪武二十六年开始就出阁接触政务,在太上皇身边,由太上皇手把手的教着看折子,处理政务!”黄观继续正色说道,“您,确实没人教过的!” 说着,黄观正色道,“您,也一向没什么耐心!偏治国一道,最重耐心!” “而且,皇上设置南书房,通政司,所用的臣子都是皇上一手提拔的能员。人品才学皇上都信得过...”另一翰林学士俞士吉也开口道,“他们也知道皇上的习惯,所以每日的奏折才能分门别类,送到御前!” “嗨!” 朱文奎想想,不禁哑然。 南书房是大明帝国的内阁,通政司其实就是皇帝的秘书处.... 这些大臣们也真够小心的,不了解皇太子的习惯,就不敢擅自做主,生怕有了遗漏,所以就把奏折都一股脑的送来! “张先生,杨先生,高先生.....” 朱文奎对着里间,几位老学士开口。 “臣在!” 太子的老师,张显宗,高逊志,还有杨淞齐齐起身。 “劳烦三位先生,把这些奏折都看一遍,然后捡要紧的给孤....不要紧的先放一边,等有闲暇了,孤再看!”朱文奎开口道。 说着,他看着身边的翰林学士们,临时拼凑了几张桌子,把奏折分别放好,又开口道,“几位和孤坐得不远,若奏折中有什么难以决断的事。咱们君臣共同商议.....” 说着,叹息一声,“孤虽是太子,但毕竟年幼,国家大事总要集思广益才好!” “对了,明日的大朝会如期举行,不能耽搁!” 闻言,几位太子的老师无声对视,眼神之中都满是欣慰。 太子在一夜之间,好似长大了。 就这时,内侍袁琦悄悄走到殿门口,低声道,“太子爷,四爷过来了!” “谁?” “四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