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0章面粉换艺术品-《重生84,从养鱼开始》


    第(1/3)页

    洪厂长经过两个月的煎熬,终于把加工厂攥在了手里。

    这一百多人也终于知道,这个蹲坑厂长的厉害。

    不跟你吵,也不跟你闹,就在你的七寸下家伙。

    就一个绝招,扣钱。

    你说这玩意要命不?

    谁不是要养家糊口啊?

    这么扣下去,自己都没地儿说理去。

    就这么一点点的扳,一点点的立规矩。

    两月见效了。

    卢昌华在北宁的商标局注册了昌和牌面粉和豆油。

    包装上,他也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这会儿的面粉,都是棉布袋子。

    上面印刷上红色或者蓝色的文字。

    这种袋子的好处就是透气,面粉不会返潮。

    可缺点就太多了。

    既不防潮,也不防水,还不防老鼠。

    可老百姓喜欢。

    为啥?

    就因为这种棉袋子洗洗可重复使用。

    关键时刻还可以用来做衣服。

    原因就是以前的老百姓太穷了。

    这也算不要布票的棉布了,老百姓当然喜欢。

    可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十一年了。

    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前各种物资都短缺,全国不得不使用各种票证来控制物资分配。

    现在的情况是,国家已经逐渐的取消了部分票证的使用,放开了部分市场。

    除了大中型工业产品外,都在逐步的放开。

    最先放开的就是粮食。

    老百姓的余粮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市场交易了。

    衣食住行也逐渐的放开。

    国家一片欣欣向荣。

    我国也和苏俄关系正常化了。

    苏俄一直以来就是西方国家的对立阵营。

    为了应对强大的敌人,他们不得不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而民生类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则非常薄弱。

    急需要大量的物资补充。

    中国就是它最好的来源。

    为此,从八十年代以来,在边境线开放了数个口岸,与中国进行易货贸易。

    当初卢昌华就是通过黑河进出口公司向苏俄销售了大量的罐头和羽绒服。

    他也换回来了化肥,再转卖给农场局,得到了可观的利润。

    他之所以要给面粉改变包装,就要为了适应苏俄市场的需求。

    苏俄夏季雨水大,冬季风雪大,面粉的包装如果不能防潮防雨,人家都不会要。

    黑省那么多粮油加工厂,面粉和豆油那么多,为啥人家不太愿意要呢?

    就是因为包装问题。

    他们就是要货了,也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一场大雨让面粉泡汤。

    卢昌华的包装直接改成了覆膜编织袋。

    在编织袋外覆盖上一层塑料。

    印刷上中文和俄语。

    昌和牌面粉。

    “三舅,你看看我们的面粉,咋样?”

    周树德一见卢昌华带来的面粉就是眼前一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