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富可敌国-《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3)页

    张安世没想到朱棣如此大的反应。

    身子下意识地朝后退了一步。

    朱棣抬头,有些紧张地看着张安世:“这账目之中,有多少?”

    张安世道:“这只是粗略的数目,具体多少,臣不敢保证完全对得上,但是估摸着真实的数目,该是在这账目上的一成上下浮动。”

    朱棣点头。

    张安世继续道:“纪纲那儿抄出来的金银,大抵是在三百七十万两上下,而蒲家那边,总计有九百四十万两。合计一千三百万两上下。”

    朱棣脸微微涨红,这个数目,直接让老朱家的内帑,增长了一倍有余。

    朱棣还是禁不住震惊道:“这么多的纹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纹银?”

    “纪纲那边靠的乃是强取豪夺,再加上大量的盗取官盐。蒲家的情况更复杂了,他们历经三朝,一直做的乃是海贸的生意,将天下的银子,通过走私和海贸,源源不断地挣来,这买卖对他们而言,乃是一本万利,臣甚至预计,他们所挣的银子,远不是这个数目。”

    朱棣微微张大眼眸道:“远不止吗?你的意思是,他们还藏匿了银子?”

    张安世摇头:“不,他们干的乃是杀头买卖,这杀头买卖想要长久,必不可少的就是上下打点,只怕单单打点的费用,就超过了至少一大半的利润。真正到他们手上的,只怕未必有这么多。”

    朱棣喃喃自语道:“你的意思是,咱们的商行若是办起来,收益更多?”

    张安世笃定地道:“是,臣这边,招揽了许多人,他们供称,每年蒲家从海外挣来的金银,怕就在四百多万两以上,可怕的是……这些买卖,几乎是暴利。所以毛利,高达三百五六十万两,真正的丝绸和瓷器,还有舰船,花不了多少银子,还是因为海外对于丝绸和瓷器的需求极大,价格暴涨,所以一船船运出去,这丝绸和瓷器,便价如黄金一般。”

    “所以臣接手了这海贸,打算往两个方向走,一个是借着下西洋,开拓海路,继续让海贸的人员,往天下更远的地方,推销咱们的宝货。另一方面,少了打点上上下下官员的开销,这里也可以节余一大块,所以臣预计,未来海贸的销售额,怕是要超过六百至八百万两,却又可节省开销,省去一大笔的开支。这纯利,尽力在两百至三百万两以上。”

    朱棣颇为兴奋:“一年就可进项这么多吗?若如此,有了这些银子,朕可就不愁了。”

    张安世笑道:“只是……海上并不太平,商行这边,一方面要制造更多的舰船。另一方面,这舰船上……怕也要有一些武装,才可放心,如若不然……一旦遇到海寇,可就不稳妥了。”

    朱棣点了点头,便道:“此事,你写一个奏陈来。”

    张安世接着道:“除此之外,臣在想,丝绸和瓷器之外,我大明也可想办法,拿一些其他的宝货出海去卖一卖看,有些货物,可能利润并没有丝绸和瓷器大,可只要有利可图,就总是好的。”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有道理,这样说来,就需要更多的舰船,还需更多的人力了?”

    张安世道:“正是。”

    朱棣想了想道:“先试一试看吧。”

    从前因为是走私,所以规模有限。

    可现在显然不一样了,商行是在蒲家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地做买卖,那么……一些利润虽然没有丝绸和瓷器高的商货,也可尝试贩售海外。

    只怕这消息出来,天下许多的商户都要大喜过望。

    毕竟……从前得利的也只是少数的丝绸和瓷器商贾而已,现如今,栖霞商行,可能还需大规模地采购其他的商品。

    每年的采购,必然是一个惊人的数目,这绝对是一场盛宴。

    张安世顿了顿,又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臣想商行拿出一点银子来,在栖霞,建一些宅邸。”

    “怎么,又售卖宅子?”朱棣诧异地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摇头道:“不,是给南镇抚司的校尉,还有商行的人,建一些宅邸,主要是用来奖励资历较老的人。”

    朱棣皱眉起来:“这花费可是不小。”

    张安世自是早有准备的,便侃侃而谈道:“虽是不小,可是用处却很大,毕竟陛下也不能差饿兵。大家伙儿一起为陛下效力,在京城居住也不易,若是能解决和改善这个问题,将来大家便更加的死心塌地了。何况,现在商行的利润足够丰厚,地也是现成的,真要大规模地营建起来,其实花费也是有限。”

    朱棣毕竟是统兵的将帅,自然晓得要人出力,就要舍得的道理。

    于是当即道:“伱先拟章程来,朕看看再说。”

    张安世道:“是,除此之外……臣还有一事……”

    今日趁着朱棣高兴,张安世要奏的事比较多,此时道:“现在商行成了香饽饽,臣就在想……将来少不得,还要招募大量的人员,而商行涉及到的乃是财会、出纳、入库、管理、甚至是出海等事宜较多,臣便在想……这商行的规模越来越大,陛下和臣,也无法做到每一个招募的人,都做到心里有数。所以……以后新招募的员工,是否也可以用招考的方式?”

    “你呀你……”朱棣笑起来:“你这是学科举上瘾了。”

    张安世便也随之笑道:“招考有招考的好处,免得许多人混入其中,良莠不齐,更有人充塞私人进去……陛下,您做买卖,又不是做慈善,难道还养着一群游手好闲之人吗?”

    朱棣也没打算为难,很是干脆地道:“朕准啦。”

    张安世道:“臣这儿,有一份章程,还请陛下过目。”

    张安世对这个,自也是早就准备好了,一看朱棣点头,就立即将章程送上前。

    朱棣接过,细细看一眼,里头规划得倒是详尽,考试的内容其实颇为简单。

    当然,是由张安世这边出卷,而试题居然多是官校学堂的科目内容。

    朱棣不由狐疑道:“官校学堂所学的,也可用来招募商行的人手吗?”

    张安世认真地道:“既是要考试,总要涉及到算学、识文断字以及其他诸学,大家懂得多一些,总有好处。何况有许多人,现在备考官校学堂,学了许多相关的知识,可官校学堂想要考进去,可不容易。如今商行也招考,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出路。”

    朱棣若有所思地道:“也好,免得有人落榜不安分。这商行的事,其实朕也不懂,你既提议,想来也不会错的了。”

    对张安世,朱棣显然有着很高的信任度。

    可陛下说不懂,你也不能就说陛下真不懂吧,张安世素来都认为,人家谦虚是一回事,你态度得摆正又是另一回事,于是他干笑道:“陛下懂得可太多了,臣拍马也不能及……”

    朱棣摆摆手:“差不多得了。”

    “噢。”

    见朱棣应允,张安世眉开眼笑。

    分房子是为啥,一方面是收买商行和南镇抚司校尉们的人心,让他们肯踏实干活。另一方面,也是提高校尉和商行人员的待遇。

    在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的日子朝不保夕,饥饿依旧是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

    因此,能找到一个衣食无忧,背靠着皇家和安南侯大树的差事,绝对算是人上人了。

    虽然比不得那些所谓的进士和举人老爷们,可福利和待遇,比之这个时代的秀才,却是不遑多让的。

    较为优渥的生活,比较体面的收入,还有锦衣卫和商行所带来的保障,足以让这天下许多人将能进入锦衣卫和商行成为鲤鱼跃龙门的机遇。

    而张安世给予了这些人一个不错的机会,那就是考试。

    想生活好一些,就考试吧。

    而考试的内容,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各种新兴的学科,只要能考进来,保你有房子住,有一口饱饭吃。

    哪怕你长的再丑,从前的家境再贫寒,那红娘也要踏破你的门槛。

    几乎可以想象,接下来,会有多少针对这些学科的教育机构,甚至一些族学、义学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了。

    毕竟考功名的难度太大了,进士三年一考,一科才中两百人上下。

    举人……难度也绝不低,高中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那么,为何大家不退而求其次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