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才是陈山河最想干的事情。 自己从未来带回来的那一麻袋玉米种子,他当初以为只有100来斤,没想到只有200来斤。 他当时压根就没觉得有多重。 按一亩地用5斤玉米种子的数量算,这起码能种40亩。 按照,这一款玉米种子亩产2000斤以上的条件,这可能有肥料的问题,如果没有肥料的话可能产量会少一些。 但玉米本身,在农家肥充足的情况下,对于化学肥料的需求并不是很大。 就算没有化学肥料,1000多斤的亩产量还是有的,如果再加上黄豆的话,亩产量也比现在这个年代亩产普遍100斤左右要强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种玉米可以使用坡地山地,当然如果有良田那就更好了。 抗战时期山西人种的小米小麦,红薯,产量都不高,平均来说亩产量在50~120公斤左右。 这个时期不要说土豆,这个时期的土豆非常小,结出来的土豆薯子,跟手指头脚趾头差不多大。 因为种子一直以来有毒退化,导致个头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所以,土豆一开始刚传入我国是很有地位的,那都是主粮的地位。 结果随着土地上土豆的薯毒越来越多,土豆的产量已经从刚开始的清初时候的主粮地位,一直慢慢降到蔬菜的地位,然后降到水果的地位,最后降到花卉的地位。 能够把土豆种出两三个手指那么大的,那都是有秘诀的,很少人会。 不过虽然少,但真的还是有人会。 在河北一带地区,有一个村子会种那种大个两指宽甚至三指宽的土豆,据说这种技术传男不传女。 这就是当时制约了抗日力量的重要的因素,粮食产量。 陈山河的系统,也就是那个数据面板在前段时间终于出了任务,要求他建立一个根据地,而且是一个牢固的根据地。 在系统给他输入的信息当中,让他知道。 一个根据地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 那就是陈山河驻扎的大本营要有自保的能力,可以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立于不败之地。 也就是,日军扫荡的时候来攻打你的大本营,打不下来,对你没有太大的伤害。 如果一个动荡的经常落入日寇手中的根据地,那就不叫稳固的根据地,只能说是游击区。 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当然是要有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立于不败之地的能力。 你都被敌人赶着灰溜溜跑了,又怎么能说这个根据地是稳固的呢? 第二个条件: 根据地的百姓也有自保之能力,使百姓免于日寇扫荡之祸。 也就是如果你只顾自己,对百姓却不管不顾的话,那你所在的根据地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根据地。 一个根据地的百姓是需要出粮食来养兵的,如果这个根据地的百姓落入了日寇手中,那么百姓的粮食肯定会被日寇给抢走。 粮食都被抢走了,百姓又拿什么力量出来养脱产的抗日士兵。 所以系统要求根据地的百姓也有自保的能力,必须不受日寇扫荡时的祸害。 但并不是说百姓要反击,让日军打不进去,而是最起码要躲起来,要有躲起来的本事。 也就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强来他自横,我自让百姓躲起来了,扫荡对我没有伤害啊! 最起码要保证这样,才能算百姓有自保之力。 但是,当你有手段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立于不败之地,也有手段让百姓有自保之力,不被日寇扫荡。 可你若是没有反击能力。 日寇来扫荡行,你躲起来了,让日寇找不到你们,却不会善罢甘休。 不管是陈山河的部队还是老百姓,日寇都找不到? 没问题,人家可以烧田烧地,烧地里的粮食,不管长成还是没长成。 这个时期的穷人,为什么叫穷人,这个时期形容穷人叫没有隔夜的粮食,那叫真正的穷人。 农村的老百姓,他们也活得战战兢兢,他们得保证每一季都会有收成,他们夏天收的粮食交完了赋税之后,只够吃到秋收,或者干脆还不够。 还得到野外去打猎,或者捡一些野外能吃的东西,才能撑到秋收。 如果秋收欠收的话,那么这一家子马上就必须要去逃荒了,否则冬天是要死人的,不是饿死就是冻死,但很大程度上是又饿又冻死的。 所以日军想要破坏根据地,并不一定要找到人,在找不到人的时候,可以把地里的庄稼毁了。 只要田地里的庄稼没了,过冬的粮食也就没了,这样就可以逼死这些百姓,以及靠百姓养活的脱产抗日军人。 所以,系统第一个条件是让陈山河的大本营无法被攻破。 第二个条件是让百姓们在扫荡当中能保存自己,不被日寇祸害。 第三个条件就是,根据地必须要有反击能力,什么样才能算是反击能力? 必须要让日寇无法安全的没有顾虑的对根据地的农田庄稼等造成大的伤害,就算是反击能力。 这就是陈山河现在的系统给他的任务。 可是,光是这个任务的三个条件,就让陈山河有点头疼。 这也是他那么着急,要让杨世聪直接下去分田地的原因,也是要尽快的把玉米给种上的原因。 只要杨世聪下去把土地给分给百姓,并且说每年只收收成的三成作为公粮,这些老百姓肯定会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拥护。 这个时候在指导他们对日寇进行防范工作,那就事半而功倍。 其实本来这种活应该等到顾秋回来了才去搞,但是顾秋去学习这么长时间,只是捎回来信说快回来了,但一直都没有回来。 可能也有总部误会陈山河对百姓下手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顾秋的学习还没有完成。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陈山河就不等顾秋回来了,而是直接让杨世聪下去分。 反正是他的田地,他分更名正言顺一些。 至于自己,每天上午都会带着敢死营的300多号人,去开荒,要开40亩新地出来种他的玉米。 其实,如果说仅仅是一家一户去开荒的话,在清末民初期间,一家人一年也就能开个一亩左右,因为开荒真的很难。 (在这里聊一点开荒的冷知识。 毕竟,开荒并不代表着全部投入进去,他们要吃饭,所以平时能做的时候必须要给地主去干活,才能挣到饭钱,才能挣够活下去的资本,才有条件去开荒。 在挣到一点钱之后,拿钱买下某个村子的荒山,别管有人的还是没有人的,必须要去买。 买了才能开,要不然你不买的话开了也不是你的。 哪怕是无主的荒山你也得买。 春天不能开荒,你刚开完,后面的杂草就长起来了。 夏天也不行,杂草长得也很快。 而且夏天是收获的季节以及田地除草的季节,地主家的田地需要你去干活,不干就没饭吃了。 秋天也不行,秋天也要秋收,没到秋收之前,也有很多活要干。 冬天也不行,冬天天气太冷,直接把地给冻硬了,你刨不开。 山西地界,只有秋冬交界这一小段时间,才能开荒,活已经干完,但地还没冻上,还算松软,这个时候才能开荒。 而且据说开荒的时候,还不能找洼地,必须要找山地,如果找洼地开荒很容易变成良田,良田这个东西就跟优质资产一样,很容易遭人抢夺。 只有山地贫瘠,你就算开出来了,也没有大户人家要来抢你的! 为什么说,开荒一年只能开一亩,因为不敢烧。 你要是不小心失了火,烧了别的山头,那是要砍头的!) 但是这种开荒的困难,只是说普通人一家一户一个人力的情况下,或者说一夫一妻,两个人力的情况下。 但是现在,陈山河是在训练之余,带着全营300余人去开的荒。 40多亩地,很快就开出来了,而且就算是在坡地上也搞得异常平整。 然后,就起垄,种下玉米。 为了种下这40多亩地的玉米,陈山河直接把周边三个村子的牛粪,都给拿点粮食买了下来。 还把营地的茅坑全给掏空,最主要是这个营地他们没有住多久,就算每天每人排一次便也没有多少大粪。 晒干并且锤散的大粪、牛粪加上草木灰,这是底肥,每个坑里2~3粒玉米,就这么播种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