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挤兑-《宣德大帝》


    第(1/3)页

    內帑的收入一直都在忙于救助士绅制造出来的流民,以至于在朱瞻基的计划中的银行一直拖到今年才正式成立,没办法皇帝手中的准备金不够,不敢轻易开业,一旦出现挤兑,银行兑不出足够的银子,银行再想竖起信用可就难了。

    好在大明的官员士绅都是后知后觉,在银行成立之初根本就没有看出银行的厉害之处,他们甚至觉得这皇帝是有钱无处花,打算用这种方式邀买人心呢!

    然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展开,这些手握大量钱粮的大户发现,那些泥腿子们缺钱的时候不再向他们借印子钱,而是选择了向银行贷款,只要是有能够抵押的固定资产,房产、地产都可以,就能从银行贷款,而且月利不超过五分,也不会利滚利。

    每月只要将利息还上,本金一直不会变化。贷款到期之后若是还不上本金,可以将利息结清还可以有一次申请贷款延期的权利。

    这样的利率放在后世是妥妥的高利贷,换算成年利率要六成利息,一两银子就要还一两又六百文。可就是这样的高利率对于百姓来说都是非常优惠的利率,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哪个更实惠他们看得很清楚。

    大户们发现今年向他们借钱的百姓少了很多,向他们伸手借钱的都是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破落户,这些人大户们也不会把钱借给他们。

    若是这些有地的百姓不借他们的钱,他们想从百姓手中将土地弄走就会特别的困难,在华夏百姓的心里,卖地那是败家子才干的事。

    不逼到死路上谁会卖掉自己家里如同命根子一般的土地,大户们无法巧取豪夺,自然就将不满发泄到银行身上,他们不敢直接指责皇帝。可是银行他们可就不怕了,不过他们知道这是皇帝的产业,也不敢一下子就把路堵死,可以先礼后兵嘛!

    大户们选出代表将银行大掌柜约到了‘全聚德’烤鸭店,银行掌柜名叫柳茂祥,与程芦山和李擎等人一样,是朱瞻基最早培养的一批算学人才之一,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帮着皇帝管理着內帑的账目,是皇帝在宫外制衡宫内宦官的重要助手。

    由于银行的建立,皇帝的內帑全部转移到了银行金库,充作银行的准备金。后宫之中需要支取俸禄月例都要经过银行的账目。

    内宫的太监、女官们再想上下其手贪墨內帑可就难了,这风险不是一般的大。

    柳茂祥的本意是懒得搭理这些贪婪无耻之徒,可是上报到皇帝那里,皇帝却让他去听听这些人到底说了些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