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段由包国维改编的评书开场白坦坦荡荡,颇有气势,虽然少了一点传统评书的味!倒是多了几分少年意气来。 “各位看客,各位听客,今天我要侃的不是逸闻怪谈,说的不是历史故事,评说的乃是《武破苍穹》,您要问这《武破苍穹》如何说来,说的何人,讲的何事,请听我娓娓道来!” 包国维在场上热烈地鼓掌,显然他对于李耀辉的表现很满意,同时对于评书这门传统艺术感到新奇而敬佩。 评书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传说周庄王是评书的祖师爷,但没有实际的考证。 而民国时期恰恰是评书中兴的时期。 本来,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 后来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 而包国维今天也不讲究那么多了,摆一张桌子便让李耀辉上了。 反正评书说到底还是民间艺术,就是应该接地气的,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讲究 话说回来,李耀辉不愧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才也,博闻强记,口齿伶俐,一点都不怯场。 原来。 将小说变成说书,乃是包国维的主意! 按照包国维的想法,《武破苍穹》的底稿,包国维早就准备好了,只是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将其让原平旭看到。 直到他遇到了李耀辉,心中才有了打算。 昨天晚上,包国维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自己所撰写的《武破苍穹》底稿交给他背诵学习,要求他需背得滚瓜烂熟。 没曾想,这李耀辉却是个一顶一的人才。 虽然他没有上过学堂,但是他爹还没走的时候,花钱供他读了一两年的私塾,所以一些简单的字倒是认得的。 何况,《武破苍穹》之中也并无什么生僻字可言。 而包国维自己在李耀辉记忆底稿的过程之中,他突发奇想,决定将评书的艺术融汇于其中! 毕竟评书这门艺术易于传播,而且当下热度高,于是最终是搞了一版评书版《武破苍穹》来。 在今天一大早,包国维便早早去找李耀辉,心想他背了一夜的书,怕是现在眼圈都熬红了。 可没曾想,李耀辉居然趴在床上,看着书却不亦乐乎,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等到包国维提醒,李耀辉这才惊醒过来,一见着包国维,起来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包哥儿,后来三年之约怎么样了?萧炎真的去云岚宗赴约了吗?” 包国维不经觉得好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