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标话落,有些不知底细的朝臣面面相觑,但是齐泰却跳了出来。 “太子殿下,臣与各部大臣聊起火车站新城建设时,都觉得火车工程耗资巨大,所以应该增加税收,尽早收回投资。” “再说,新城造福了百姓和商人,他们从中获益远远大于修建新城里朝廷的投入。” “所以,朝廷增加税收无可非议。” “这样一来,朝廷不但能快速提升经济,还可以进行宏观调控,不会让商人和百姓一夜暴富,引发各州府商人和百姓矛盾。” “而且他们骤然间暴富,就会不思进取,到头来只会坐吃山空。” “这样的情况对大明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和许多大臣都觉得应该提高赋税额度。” 此话一出,朱标意外地打量了齐泰几眼。 显然想不到齐泰竟然会有这么一番见解。 而且齐泰的分析,竟然也有一些大臣听了都纷纷点头。 朱标虽然眉头一皱,最终也点了点头。 齐泰的话,也有一些道理。 商人百姓如果贫富不均,甚至差距过大的话,确实会引发仇富心理。 而那些暴富的百姓商人,如果再躺平摆烂,岂不是由此带坏社会风气。 要知道,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本身就离不开百姓商人。 如果百姓商人都不思进取了,对大明来说,并不是好事。 甚至还是一大麻烦和损失。 齐泰的话,让朱标意识到这种可怕的可能性。 百姓商人应该在大明经济发展起来,跟着过上富裕日子。 而不是让一部分人一夜暴富,引起各种矛盾。 所以,朱标很重视这种可能性。 “很好,齐泰分析得很有道理。” “只是提高赋税,就能杜绝这种情况发生吗?” “社会面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如果没有调查就下结论,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引发新城百姓商人不满。” 朱标虽然觉得齐泰的分析有几分道理,但是也没有大意地当即认可齐泰观点。 现在的朱标,已经不是当年没有处事经验的朱标。 他跟着宋隐学了那么多年,再加上这段时间亲自处理国事,也积累了一些不能莽撞的经验。 并不插手国事,却坐在龙椅上观看的朱元璋,看到朱标有此一问,欣慰地笑了。 朱标考虑得如此全面,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进步确实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