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本凝聚在一起的淮西一派,现在已经分崩离析,分离成三大阵营。 一大阵营是以李善长为首的这些勋爵,他们在赌朱元璋的不忍心,妄想获取更有利于自己的机会。 即便是让他们解甲归田,也要替自己谋取更多好处。 另一阵营,则是被宋隐威慑住,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归隐,愿意听从宋隐安排。 还有一大阵营,就是蓝玉这些,没参与太多李善长等人的勾当,所以在此次重创中,他们得以独善其身。 当然,其中还有一大因素,是他们还年轻,对朝廷用处还极大。 树倒猢狲散,大难临头各自飞。 淮西一派人心惶惶,许多人为了能够将功抵罪,纷纷各种举报。 但也有人妄想朱元璋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还心存侥幸,觉得朝廷会同意他们的条件,拿着朝廷给他们的好处安然离开。 甚至还有人盲目自信,坚信淮西一派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 总之,淮西一派什么的想法都有。 宋隐部署后,朱标仍然不放心,跟在宋隐身边讨教。 “宋师,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搞什么匿名举报,锦衣卫不是已经抓到证人了吗?又何必还要加剧淮西一派内部的矛盾呢?” 朱标知道宋隐此举,是想打乱淮西一派阵营。 但是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小错,也举报,岂不是没有用处。 面对朱标的质疑,宋隐耐心解释,“只有如此,他们退隐后才不会再有盼头有念想,而他们凭着举报有功离开,也才安全。” “否则以皇上这次的怒火,一定会杀很多人,甚至整个淮西一派官员,都很难有人幸免。” “即便我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将功补过,皇上仍然不会放过许多人。” “此举只是为了能让离开的官员,走得名正言顺而已。” 宋隐的解释,朱标当场就愣住了。 显然没想到宋隐考虑得如此周到。 在朱标的认知里,只要有了人证,既然李善长等人蔑视皇权,直接处理就是了。 所以,朱标并不理解,为什么还要给离开的官员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宋师,本宫不解,何为名正言顺?” 朱标认为,淮西一派自作孽不可活,也毫无翻身的可能,就是粗暴的对待他们,他们又能如何呢? 第(2/3)页